改进科研出版之我见

改进科研出版之我见

时间: 2023-09-01 08:39:57 |   作者: 新闻中心

  每个人都力争做到或成为最好,但较以往更为优秀则意味着要逐步的提升。也许原本就该如此。发表文章对于科研同行来说十分紧要,因为在科学界,个人成果的价值评议依赖于科研工作的广泛认可,最有效的实现途径就是论文发表。难怪乎在读者数量大、影响因子高的杂志上发表文章日益成为巨大压力。这样的一个问题在那些以科研工作者所发论文数目和科研杂志的影响因子为晋升要求的研究机构和国家里就更严重。在此我提出两个可能会改进科学出版状况的方法,希望能促进科研出版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一个建议涉及文章的审稿方面,另一个建议是关于作者要在文章中明确标注作者所作的贡献。

  审稿及修改通常会使文稿价值提升,当然也确保文稿达到高的标准。因此,对审稿工作往往会给予一定的津贴,特别是知名杂志。当前,文章数量剧增,全面而具建设性的审稿意见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设身处地想来,出版商和编辑在寻找合格的审稿人时的确面临困难。我常听说,优秀审稿人的缺乏是维持出版物质量的一个重要障碍。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愈发严重了呢?当然,问题大部分要归咎于投稿文章数量惊人。而另一方面,由于官僚体制的原因,科研工作者的生活更加紧张,难有审稿时间。

  审稿人为什么愿意接受审稿任务?目前,答案似乎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1)如果他们审阅别人的文章,别人也会审阅他们的;2)他们可以知道同行们在从事什么研究,这对自身的研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帮助;3)他们相信审稿服务可以帮助维持他们的学术圈。显然,这些理由对某些人来说还不够充分。

  在双盲的概念下,我们朝着错误的方向渐行渐远。目前,审稿人对作者而言是匿名的。有一个不妥的倾向是双盲审稿,即审稿人和文章作者都保持匿名。在第九次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的自然与人文科学国际化论坛上,《自然》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和《科学》杂志主编玛夏麦可楠特都提倡使用双盲审稿法。对于这一做法能否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使得一些不为人知的作者也能像众所周知的作者一样得到有利的审阅,各方存在争议。

  目前,《自然》及其子刊向投稿的作者提供了双盲审阅的选择。其做法是将文稿中所有能用来身份识别的材料全部移除。有趣的是,美国物理协会旗下的杂志在过去20年里进行的双盲审阅实验并没有显示出令人满意的结果。从1993年到2001年,只有0.06%提交文章被要求使用双盲评审,这些文章里,只有接近6%的文章最后被出版方接受出版。这个接受率比未采用双盲评审的文章的接受率低90%。也曾有人试图引进“三盲审稿法”,即连编辑也是匿名的。有些人争辩,认为双盲审稿法能够克服偏见,例如克服了女性歧视和少数族裔歧视,但至今仍没有实验结果可证实此结论。此外,大多数研究工作建立在同一作者先前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因此,猜测到作者的身份并不是特别需要太强的侦探头脑。另一个反对意见则是,移除了所有身份辨识标记,审稿人无法基于同一实验室或研究团队之前的研究工作,恰当地判断研究结果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因此,我相信,在双盲审稿法的概念下,我们朝错误的方向渐行渐远。

  审稿人的作用理应得到更好认可。我认为难有杰出专家审稿的原因是,对承担此项重要工作的科研工作者缺乏足够的回报或激励机制。依我看来,审稿带来的经济收益不值得讨论。其实,科学声誉的认可在科研界里才是真正的硬通货,却经常被忽略了,真正需要的是对审稿人价值的认可机制。我很乐于看到学术杂志每年能公布审稿人名单及审阅文章的篇数清单。对我而言,这只是第一步。少数杂志,如美国经济学会出版的杂志,明确列出审稿人名单以致谢意,但大多数杂志并未如此。我也建议杂志以某种方式显示其完成审阅的文章数量。我认识到一些杂志并不想让别人明白他们最信赖或者最好的审稿人,但平均每个审稿人每年审阅的数量可以以某种方式发布出来,例如一篇、两篇或者许多篇。这种方法或许能克服“克洛特里悖论”刺激审稿但却严重损害审稿系统。

  作为进一步的建议,我提倡给审稿人提供披露身份的选择权,不单单是对作者解密,审稿人也可以在发表的文章中以审稿人的身份署名。我敢设想,这对审稿人和作者都会带来一定的好处。正如常见的作者在书的章节里通过列出作出贡献的审稿人的姓名,以此表示致谢。

  还有什么可能的改进呢?对每一篇含有多个作者的文章,我希望在文章中对每个作者所作的贡献作一个简短的注释。目前,在许多机构和国家,荣誉似乎被归功于文章的第一作者,很少惠及其他合作者。这种情形伤害合作,尤其是在研究团队之间。文章作者排名导致敌意并产生合作上的对抗。许多前沿研究需要跨学科的相互合作,而且科学问题往往预先难以明确研究领域及方向。目前的体系阻碍了合作,相反的是,我们该想办法鼓励合作以推进科学的发展。

  此外,当晋升评审或者奖励评定的时候,准确了解科研工作者的具体贡献十分重要。我的提议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减少“名誉作者”的数量(我在阅读一些文献时经常见到此类情形),但作者的实际贡献应该更加明确。少数杂志现在采取了详细表述作者贡献的做法,但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出版机构广泛采纳这样的做法。有多个作者的文章(比如几十甚至上百个作者)有极大几率会出现篇幅有限的问题,但这样的一个问题可通过附件说明加以解决。我认为详细表述个人贡献的做法会使得研究工作变得更透明,并且给出版文章添加更多人性色彩。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如果能让大家更清楚了解实际研究工作是如何完成的,这样的举动是有助于提升科学声誉的。(黄晓华翻译、郑永和审校)

  理查德杰尔,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数学与应用委员会主席、美国科学理事会主席、美国总统国家科学家委员会主席,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沃尔夫化学奖、美国化学会颁发终身最高成就奖等。2010~2011年间曾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绩效国际评估专家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