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管理角度控制报纸印刷成本
  • 产品名称:如何从管理角度控制报纸印刷成本
  • 时间: 2024-04-06 09:53:31 |   作者: 印刷品

  • 详细介绍

  完善管理制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及时来更新结算方式、更改结算标准等方面的管理变革会对各承印单位产生直接影响,对控制印刷成本也有一定的效果。

  近年来,《今日美国》、《》等国外大报的相关负责人,纷纷宣称会在未来某个节点停止纸质版报纸,而隶属于香港英皇集团的《新报》也于2015年7月12日停刊。在国内,自2015年以来,包括《京华时报》《今日早报》《都市周报》《生活新报》《上海商报》《长株潭报》在内,已有不少纸媒相继宣布停刊或休刊。

  国内外大批传统报纸停出纸质版,其最终的原因大都为发行量持续下滑、广告流失加速,而报纸的制作成本却在增加。这充分反应了在面对新媒体冲击,纸媒萧条的现状下,报纸制作成本对一份报纸能否继续生存发展的决定性意义。本文主要从报社出版管理的角度就如何利用管理手段控制印刷成本的大面积上涨进行探讨。

  报纸的出版成本按成本类别可分为采编成本、广告成本、印刷成本、发行成本四类,其中采编成本、广告成本属于固定成本,而印刷成本和发行成本因随报纸发行量的变化而变化则属于变动成本,它包括纸张成本、印刷费、发行费率等。

  报纸的印刷成本最重要的包含制版费、印刷费和纸张费三部分。按照现行的市场行情报价,黑白印刷需2块CTP版,双彩需8块,CTP单价约100元/对开;黑白印刷的印刷费约为15元/千对开,双彩需65元/千对开;双彩纸耗约22.1克/对开,黑白纸耗约21.2克/对开,纸价约5000元/吨。

  套用以上单价,根据不同报纸的发行量、开本和版数,可粗略计算出一份报纸的印刷成本。以全国45个分印点,每天出版印刷300万份对开24版的全国性报纸而言,每天近2000万对开的印量,一年的印刷成本支出就达到2亿元以上。

  第一是发行量的上升。从中国报业的发展状况来看,都市报下滑严重,而党报的发行量稳中有升。党报发行量的上升直接引发印刷成本上涨。

  第二是报纸扩版彩印。近年来,为了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不少纸媒采取了扩版和彩印等方式,以保持自己的生命力与影响力,提升个人的可读性,这也直接引发印刷成本的上升。

  第三是印点数量增加。报纸是时效性很高的产品,没有时效就没有价值,因此,很多报纸尤其是全国性报纸都在全国设有数量不同的多个印点,为了更好地保证发行时效,新建印点是最直接的方法,而新印点开印也将增加部分成本支出。

  第四是纸张、版材的市场行情报价上涨。纸张、版材等原材料是报纸印刷的必需品,在经历了市场的低迷和价格的底点,报纸印刷原材料的价格渐有回暖的趋势。

  对于印刷成本数以亿计的庞大基数,即使上涨比例为百分之一,也是不小的支出。在市场定价的基础上,是否有可以压缩的空间,如何运用管理手段有效控制远程传版、多点印刷报纸的印刷成本大幅度增长,是报纸出版管理工作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般报社的出版管理部门是报社内设的行政管理部门,承担报纸印刷工作的间接管理,并不直接参与生产,因此不能从生产环节直接减少相关成本。而完善管理制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及时来更新结算方式、更改结算标准等方面的管理变革会对各承印单位产生直接影响,对控制印刷成本也有一定的效果。从报社的真实的情况出发,从管理角度控制印刷成本上涨可以借鉴如下措施。

  对各印点进行报纸印刷管理是报社出版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职责,但对于每天在多地同时印刷的报纸而言,出版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可能每天出现在各个印刷工作现场,对出版时间、版材使用、纸张消耗等与成本相关的支出也主要是依靠承印合同约束。印点与管理部门的信息不对称会弱化管理效率,造成成本流失。如何减少信息不对称对控制成本有很重要的意义。

  减少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需要管理部门制定较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详细明确的合同条款来贯彻自己的管理意图,严格管理生产和结算工作。同时通过不定期的实地抽查,检查印点的制度执行情况,对各印点的生产有全局性的把握,再根据相关情况及时来更新管理制度和承印合同。

  另一方面,技术也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报社都利用技术方法构建了自己的生产管理平台,类似于ERP系统,系统数据实时填报,做到管理部门与印点共享数据,大幅度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例如,人民日报技术部研制开发了人民日报社发行出版供应结算系统,系统充分的利用技术创新,将生产流程融入系统管理,提高了生产各环节的效率与效益。

  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滞后性,报纸的出版管理工作和结算工作也不例外。先是技术发展,而后引起市场行情报价变动,最后作用于管理,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情况及时来更新结算方式,使报纸的印刷成本最大可能接近市场行情报价,是控制印刷成本的重要方面。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胶片和PS版的制版方式已基本转换为CTP直接制版系统,CTP的价格从刚刚兴起时的奇货可居到现在稳定在较低点,对印刷成本的降低有重要意义。但很多报纸的版材结算方式仍以传统的胶片和PS版进行计算,更新这种结算方式,对报社来说就能节约不少成本。

  报社与各印点的结算标准大都是各出版管理部门依据建立印点时的相关情况制定的,一般沿用多年,亟待更改,比如每千对开报纸的印刷费,版材的结算价格和使用套数,等等。但更改结算标准是行业内的一项重要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更改要以稳妥为前提,逐步过渡。

  十年前,报纸的印刷还以黑白为主,而现在,彩报印刷技术已十分成熟,彩色报纸慢慢的变多,大多数报纸的彩色印张数已多于黑白印张,而彩报印刷费更是黑白印刷费的三倍不止。但彩色报纸的对开印刷费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准,且多为固定工价,并没有实行优质优价的浮动工价管理。如果进行彩报浮动工价改革,改固定工价为优质优价,不但可以促进报纸印刷质量的提高,也能够最终靠制定新的结算标准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降低印刷成本。

  时效是报纸的生命,提高报纸见报时效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新建印点,但新建印点意味着增加成本支出。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控制印刷成本支出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都市报印量的下滑,有些印厂会有印力空余,承印外来报纸的积极性很高,在此情况下,报社可积极探索通过合作、共建等方式低成本地建立新的印点,在控制成本支出的前提下实现提高见报时效的目的。

  例如某报社建设分印点,通过与地方报社合作,新建印点的一次性成本支出由当地报社承担,而年度版材成本则由两家媒体合作的户外LED广告牌收入来抵消。可谓低成本建立印点的典范,也是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合作的成功范例。

  采取招投标机制是报纸印刷完全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招标与投标是有组织、有程序、规范化的市场交易行为,招标作为众多采购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是选择最合理劳务提供者的一种手段,是实施资源最合理配置的前提。

  对于报纸承印工作而言,招投标机制的引进可以最大限度上控制印刷成本的上涨。目前,中国民航报、中国妇女报等采用印刷招投标机制,每年通过招投标选择下一年度的承印单位。

  从报纸印刷成本上看,双面彩印高于单面彩印又高于黑白印刷,而两个单面彩印的成本又高于一个双面彩加一个黑白版,因此,合理的安排彩版的版面就能够大大减少印刷成本的支出。但大多数报社采编人员在版面安排上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可适当加强。

  另一方面,作为报纸重要收入来源的广告,其印刷成本支出也是亟需加强管理的重要部分。对广告成本的分析一般不包含印刷成本。的确,黑白广告无需额外支出印刷成本,但报纸广告以彩版居多,彩版广告则需承担报纸由黑白印刷改为彩色印刷而多支出的印刷费。根据测算,某全国性报纸因彩版广告而增加的印刷费占报纸全年印刷费上涨总额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与广告公司上交的收入相抵后所剩无几。针对此情况,报社可根据广告出版的详细情况和上交收入,计算彩版广告的出版数量与印刷费支出的相关函数,得出最佳比例,以此适度控制单纯彩版广告的印刷导致的印刷费上涨。

  综上所述,有效的管理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打破常规,深入调研,加强管理创新,在提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节约印刷成本上多下功夫,从管理角度控制报纸印刷成本大幅度增长,压缩报纸生产各环节间的成本支出,是可行且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