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MMA产能产量、需求量、进出口及工艺路线分析「图」
  • 产品名称:2021年中国MMA产能产量、需求量、进出口及工艺路线分析「图」
  • 时间: 2023-08-27 00:04:47 |   作者: 复印纸

  • 详细介绍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大多数都用在生产有机玻璃(PMMA),聚氯乙烯助剂(ACR)、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MBS),也可用作树脂、胶粘剂、涂料、离子交换树脂、纸张上光剂、纺织印染助剂、皮革处理剂、润滑油添加剂、原油降凝剂,木材和软木材的浸润剂、电机线圈的浸透剂、绝缘灌注材料和塑料型乳液的增塑剂等,用途十分广泛。目前国内MMA下游需求主要以亚克力板/PMMA、乳液、涂料等为主。

  从全球MMA产能分布来看,其中亚洲MMA产能为332.4万吨/年,占比全球61.4%;北美MMA产能97.8万吨/年,占比18.1%;西欧MMA产能66.1万吨/年,占比12.2%;中东MMA产能34.0万吨/年,占比6.3%;别的地方MMA产能占比2%。

  国内产能方面,我国MMA产能从2014年的61万吨/年增长至2020年的145.5万吨/年,生产能力CAGR为15.6%,并且生产能力的增速高于表观消费量的增速。2020年我国MMA产能利用率为61%,相较于2019年下降4个百分点。

  近几年随着国内部分新增MMA装置的陆续投产,国内MMA产量稳步提高,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MMA产量为89万吨,同比增长11.25%。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MMA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由于受到技术水平、质量稳定性等问题限制,我国每年仍需进口量大量MMA,据统计,截至2021年1-7月我国MMA进口量为8.18万吨,同比下降47.7%,出口量为12.27万吨,同比增长354.89%。随着国内MMA产量稳步提高,进口依赖度将逐渐降低。

  从我国MMA进口来源地进口量分布来看,据统计,2020年我国进口沙特阿拉伯MMA11万吨,占比进口总量的42.0%;进口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地区的MMA分别为3.99万吨(15.3%)、2.87万吨(11%)、1.99万吨(7.6)、1.82万吨(7%)与1.20万吨(4.6%)。

  据统计,2020年我国MMA进口地大多分布在在江苏、上海、广东、河北与浙江等地,进口量分别占比68.16%(17.85万吨)、10.64%(2.79万吨)、9.44%(2.47万吨)、4.79%(1.25万吨)与4.46%(1.17万吨),别的地方进口量占比2.51%。

  进出口金额方面,据统计,截至2021年1-7月我国MMA进口金额为1.47亿美元,同比下降29.54%,出口金额为2.69亿美元,同比增长336.83%。

  全球MMA产能集中在头部企业,MMA行业CR5产能大约为60%,分别是三菱化学、罗姆、陶氏、住友与LGMMA,其中三菱化学以150万吨的产能、28%的占比成为MMA生产的绝对龙头。

  目前国内MMA产能集中度较高,CR5为63%,分别为重庆奕翔、吉林石化、齐翔腾达、璐彩特与斯尔邦,其中重庆奕翔为双象股份全资子公司,MMA主要为公司下游配套。

  MMA行业的主流工艺是传统的丙酮氰醇法(ACH法),采用该工艺的装置生产能力为325.6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60.1%,欧美和国内企业主要是采用此工艺;异丁烯法(C4法)是行业内第二大的工艺路线,采用该工艺的装置生产能力为175.6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32.4%,集中在日本和亚洲部分地区;乙烯法(C2法)生产能力为40.6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7.5%。

  国内MMA生产的基本工艺主要有ACH法和C4法,产能占比分别为70.2%和29.8%。ACH法生产流程相对简单,且技术较为成熟,但存在着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较大的问题;而C4法作为一种新型工艺,环境污染相对较少,是仅次于ACH法的第二大MMA生产的基本工艺。随着国内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C4法MMA生产的基本工艺占比逐年增加。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MMA生产国和消费国,MMA产量和消费量逐年上升,产能持续不断的增加。未来PMMA仍是国内MMA的主要消费领域,随着高端PMMA市场、高档涂料特别是高档水性涂料的市场较快增长,对MMA的需求量将相应增加。MMA新生产工艺逐渐完备与壮大,将提高国内MMA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未来MMA市场增长仍存较大发展空间。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与研究、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